对激光毛化后的表面进行精确的质量检测和评价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测手段、评价指标以及相关标准:
常用检测手段
1. **表面轮廓仪**:通过触针或非接触式(如光学干涉、激光扫描)的方式测量表面轮廓,获取表面的高度信息,从而计算出表面粗糙度参数(如Ra、Rz等)、波纹度等。触针式轮廓仪精度较高,可精确测量微小的表面起伏;非接触式轮廓仪则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接触测量的材料或表面,且测量速度较快,能获取大面积的表面轮廓信息。
2. **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表面的宏观形貌和毛化点的分布情况,分辨率一般在微米级别。SEM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可观察到毛化表面的微观结构细节,如毛化坑的形状、尺寸、边缘特征等,分辨率可达纳米级别。AFM则可以精确测量表面的三维形貌和原子级别的表面特征,对于研究毛化表面的微观力学性能和表面粗糙度的微观成因非常有帮助。
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束对表面进行扫描,通过共聚焦原理获取表面不同深度的图像信息,进而重建出表面的三维形貌。它可以精确测量毛化坑的深度、直径等参数,同时能够对表面的微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4. **白光干涉仪**:基于白光干涉原理,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获取表面的高度信息,可实现对表面微观形貌的高精度测量,尤其适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较小的毛化表面,能够准确测量出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和表面纹理。
5. **硬度测试设备**:如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等,用于测量毛化后表面的硬度。通过在表面施加一定的载荷,观察压痕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硬度值,评估毛化处理对表面硬度的影响,因为硬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材料的耐磨性和其他力学性能。
评价指标
1.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参数有算术平均粗糙度(Ra)、轮廓最大高度(Rz)等。Ra反映了表面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z则表示轮廓上最大峰高与最大谷深之和,它们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表面的粗糙程度。
2. **毛化点参数**:包括毛化坑的直径、深度、间距、密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毛化表面的性能,如毛化坑的深度和直径会影响表面的储油能力和摩擦性能,间距和密度则关系到表面的均匀性和整体性能。
3. **表面微观结构特征**:观察毛化表面的微观结构,如是否存在裂纹、孔洞、氧化层等缺陷,以及毛化坑的边缘是否整齐、表面是否均匀等。这些微观结构特征会影响材料的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
4. **表面硬度**:硬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毛化处理对表面组织结构的影响,合适的表面硬度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耐磨性、抗疲劳性等性能。
5. **表面化学组成**:通过能谱分析(EDS)等手段检测表面的化学组成,了解毛化过程中是否引入了新的元素或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表面化学组成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材料的耐腐蚀性、润湿性等性能。
相关标准
1. **国际标准**:如ISO 428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定义》,规定了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ISO 2517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区域法》,对表面形貌的区域参数进行了规范。这些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表面质量检测和评价提供了统一的依据。
2. **国家标准**:中 国的GB/T 350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等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对表面粗糙度等参数的定义、测量方法和评定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适用于国内各种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表面质量检测。
3.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如航空航天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等,这些标准可能会对激光毛化表面的质量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以满足行业内产品的特殊性能需求。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检测手段、评价指标和相关标准,可以对激光毛化后的表面进行较为精确的质量检测和评价,确保激光毛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产品质量。
锐柯立公司推出传统振镜式激光清洗机和超高速转镜激光清洗机,是国内独家成功研发出MASM超高速激光转镜清洗装备。振镜清洗机拥有国内唯一二维螺旋扫描发明授权专利,欢迎拨打电话咨询。
手机:13505288739
邮箱:390486670@qq.com
地址:苏州市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创路3号